关于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与模式的调研报告(二) 2008-03-12 (八)榆林北部风沙滩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村 2003年,省山川秀美办公室省水保局为了探索全省山川秀美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路子,在榆林市靖边县海则滩成立了治沙示范基地。并把与该基地相邻的红墩界镇及其尔德井村作为治沙基地首批辐射带动的镇、村。确立了发展生态型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风沙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农村示范村。靖边县抢抓机遇,充分利用省市定点支持的条件,超前谋划,高点起步,倾斜政策,加大投入,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尔德井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新农村建设之路,完全符合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为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极具推广意义的新路。 尔德井村创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它是运用循环经济原理和生态系统“闭路控制”原理,将生态环境建设,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以及农村能源建设组合成一个互为前提和基础,产前产后,投入产出互相依存和转化,无废物、再利用的大循环产业链环,谋求生态与经济的内循环,良循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共生双赢目标。 1、尔德井村的六个新景象 尔德井村距县城32公里,全村辖11个村小组(即自然村),257户,1247人。总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3100亩,人均2.5亩,林地1700亩,草地6200亩(其中水地种草2000亩),属于靖边北部典型的风沙区,自然条件恶劣,2003年前人均纯收入只有900元,是个环境卫生脏乱,民居条件破败的贫困村。经过三年的建设,社会经济和生态均出现显效成效,出现6个新景象。 一是生态环境实现新变化。他们采取“大封禁,小治理”的思路,实施山、水、林、草、景、田、园、路、村、镇“十位一体”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治理面积达1000多亩,营造三北四期防护林2800亩,建成侧柏基地2000亩,栽白皮柳1万株。并对1.12万亩林地进行了全面补植和封禁治理,人工种草6200亩,使植被迅速恢复,覆盖率达到58%。 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市县在政策与资金扶持上形成合力,2003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5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350万元,几年来,共打机井130眼,购置变压器35台,架高压线10公里,低压线40公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000亩,造地工程310亩,修自来水厂3处,新修硬化村组道路10公里,实施1000亩农田自动喷灌节水装置。实现了“五通”:通水,电,路,电话和有线电视。 三是生产方式实现新转变。以万丰泉小组(自然村)为试点,积极探索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17户农民每户建成一个“一池三改”沼气池,即沼气池加改厕、圈、灶。为10户农民安装了太阳能、风能并联发动机。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粮(草)—畜—沼—加工—商贸”完整的产业链。即通过发展粮食和草产业,为畜牧业创造条件;通过畜牧业转化优质牧草、作物秸秆和剩余粮食而实现鲜肉、奶、羊皮加工增值;再反哺种植业。利用牲畜粪便发展沼气,解决农村能源;沼液沼渣还田又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同时又解决人畜粪便污染环境问题。这就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它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四是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尔德井村以“草,畜,薯”作为三大产业,尤其是通过人工种草,(由原来2000亩增到2005年的6200亩),羊子存栏由2000只发展到2005年的6000只,使草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积极鼓励村民自办企业。2003年万丰泉机砖厂破土动工,83天建成,年产1200万块砖,不但解决了本村小组居民住房用砖问题。而且带动其他三个村小组于2006年联营合建年产2000万的砖厂一处。2004年尔德井村人均收入达到2100元,其中万丰泉小组农民收入达3600元。2005年万丰泉村小组,人均收入可达1万元。 五是村容村貌呈现新亮点。该村以万丰泉自然村为试点,把改善农民人居条件,整治村容村貌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作为一项“样板工程”来抓,它是让农民能看得见的,可以学习的榜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万丰泉自然村17户农民每户都兴建了一栋“欧式”别墅式双层住宅楼,每栋220平米,人均50平米(以每户4人计),后院为与主楼隔离的标准化圈舍、沼气池和青饲料储藏窖,前院是草坪花卉(2005年又有5户欧式住宅落成)。街道绿树青青,丝柳垂拂,街道的主道路面为水泥路面,通户路竟然是极具中国明清风格的青砖路——这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取用本村小组砖瓦厂生产的青砖铺成的。这样的中西合璧,生产与生活兼顾统筹的农民居住院落,由于青砖来自自己生产的厂家,以每户的股份收入和工资收入可以抵扣,所以每座楼成本也就在10万元左右,农户高兴地说,就目前的收入水平,也就是3—4年的时间可以赚回来。万丰泉自然村彻底告别了世代居住简陋土窑的历史,也彻底告别了脏、乱、差、穷的生活方式,过上了让城里普通人也难企及的现代田园加别墅式的文明生活,真正成为长城沿线风沙区一颗亮丽的明珠。这颗明珠较之高西沟,让参观者心灵更受震撼,简直目瞪口呆,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便难以置信。因为它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认为是不宜人居的大漠深处,一靠科学方式,二靠省市县政策支持,三靠群众自己积极主动苦干加巧干仅用三年时间干出来的。 六是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伴之而来的是村风的改善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村委会修建了中心小学,98%的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文化站、科技馆、卫生所、兽医站。加之“通电、通讯、通电视”后,外部现代科技文化的信息扑面而来和“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逐渐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2、它们的主要经验 尔德井村是省市县共建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新农村的典型,在其建设之初(2003年),中央还没有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明确理念。但现在看来尔德井建设的思路和模式,完全符合中央的决策,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符合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且创造了一种适应中国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新农村的建设模式,是超前的,科学的,具有开局性,创造性的意义。因此,该典型受到省市县各方面的重视,多次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他们的建设经验和以后努力的方向,也被各级政府不断进行理论升华。这里,仅引用原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周万龙的“八个坚持”和榆林市委周一波书记“七点值得重视”作以概括。 周万龙认为尔德井村的示范建设三年内取得如此巨大成效,是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做到了“八个坚持”: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真正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终极目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生态新产业,转变生产新方式,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第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靠和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积极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 第四,坚持超前谋划,高点起步。——以战略眼光,超前思维,超前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不做低水平反复拆建的事。 第五,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制定了《总体规划》,8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32个项目实施方案,把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个系统工程,一张建设蓝图。 第六,坚持树立样板,狠抓典型。——抓出了万丰泉自然村这个亮点,让农民学有样子,奔有盼头,干有劲头,榜样的示范效应,比千万句说教更为有力。 第七,坚持依靠科技,提高效益。——大力开展农耕思想、种子和耕作制度的“三大革命”,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 第八,坚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县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市县主要领导和主管县长深入现场,协调领导。各级干部带领群众,真抓实干搞好这一经典工程。 周一波书记对尔德井村示范区的建设总结了“七点值得重视和今后要发扬光大”的经验。一是靠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二是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三是科学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四是加快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五是选准发展路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六是改善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七是加强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两位领导人都以精辟的哲理性语言概括了尔德井示范村的成功经验昭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和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规律。 3、我们的几点建议 ①关于建设统万城—尔德井—古柳区旅游区的建议:靖边一行是我们调研考察的最后一站。考察尔德井,途经统万城遗址,两者相隔不过10余公里,一个呈现的是1400年前大夏王朝的雄风犹在,一个呈现的是21世纪现代大漠人用现代生态理念和循环经济的科学手段创建的现代化新农村奇迹。一条柳丝夹道的公路连通了这历史的时空隧道的两头,形成一个对比如此显明而又浑然融为一体的大漠风光游览景区。此一景区内统万城遗址区大有历史文化遗产的文章可作,乃至可以开发成作为奴匈民族政权唯一故都史博物馆,或北部大漠电影城之类的文化产业大手笔。而尔德井村示范区的田园别墅群式的民居风情区可以作为与统万城遗址历史文化区相呼应相补充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加之与尔德井距离5公里的千年古柳区,有隽秀、雄奇、空灵、怪异、千姿百态的古柳二、三百株,更是文人墨客吟之不尽,画之不竭的永恒主题。这一兼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风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应该成为我省北部红色加绿色旅游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榆林市和靖边县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现在需要做景区总体规划和项目申报立项,争取省市经费支持。 ②榆林市应大力宣传和推广尔德井村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经验。在该市“以工兴农”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推动榆林北部风沙区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财政支持条件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实施项目带动、产业推动战略,建立符合风沙区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的成区连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群落。 ③应大力宣传陕北尤其是榆林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就。榆林北部地区(包括榆阳,神木,靖边,定边等北六县),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尤其是自1999年退耕还林(草),封山(沙)禁牧以来,防风治沙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我们一路走来,远眺横亘天边的沙梁,已经染上青青的黛色,近看道旁的沙丘、沙包,被一墩墩的沙蓬,沙蒿,沙打旺,柠条等宜沙草灌紧紧抓住,昔日的满目荒沙代之以满目绿色。由旱柳和小叶杨组成的田间林带更是以小叶杨的深碧和旱柳的嫩绿交辉相映,色彩对比强烈绚丽。车行其中,人在车上,满眼晃过的是不尽绿色。虽然也还有沙丘露头,但更有林间草间的良田万顷,种植着榆林的“粮、薯、杂”特优品种。这一带的林草植被覆盖率在43—60%之间(市农、林局及县上的统计数据不尽统一)。给我们的感觉是至少不低于50%。然而,陕北生态治理的成绩宣传不够,在许多东部学者的眼里(他们并不曾来过)和心里,陕北就是风沙肆虐的黄土高原和大沙漠的代名词,是华北沙尘暴的沙源。对生态环境治理持悲观态度,甚至否定态度。我们认为陕北整体生态的改进和尔德井村新典型的出现,有力地说明了尽管整个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修复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甚至不能排除无法根治之说,但只要理念正确,尊重规律,科学运行,我们是可以顺天势,应人事,借助大自然的自我恢复之力,做我们顺应规律之事,整体遏制,局部治理。治好一处是一处,建好一村是一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个天蓝地绿水青山秀的新榆林、新陕北、新西部必定是会逐渐变成现实的。 让我们用一首改造过的信天游表达我们对尔德井,对靖边县,对榆林市的不尽敬意和良好祝愿:“唱不完的信天游,喝不醉的泸河酒,看不尽的满眼绿,吟不够的塞上柳!” 二、我省各种类型的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已经形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 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首先强调“生产发展”,即说明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其他内容与要求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我省已经涌现出来的这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县或示范村镇,无一不是在多年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县域经济几大主导产业的经济基础上,才开始乡村道路的建设,村容村貌的规划与建设的。如旬邑、千阳的果畜产业;咸阳市秦都区的棚栽蔬菜产业;陕北各县的果、畜、蔬菜产业;西安市未央区的生态观光农业等。实践证明:生产发展,产业形成,农民增收,生活宽裕这几大经济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奠基工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受益者,只有当一个村子,一个乡镇,一个区县经济发展,农民富裕起来,才能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的其他项目。 (二)有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有一个坚强的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有一个既有奉献精神,又是经济能人的带头人 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在基层农村,要靠农村广大干部带领群众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苦奋斗。实践证明,从宏观上讲,乡镇、村两级干部队伍的形成与其组织能力,战斗能力,决定着能否带领一方百姓生产致富,建设美好家园。从微观上讲,一个村子能否形成一村一品的致富门路,奠定本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改善,村容村貌新住宅建设的物质前提,关键要看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看是否有一个既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奉献精神而且更有一定经济头脑,懂一些市场规律的能人来当这个家——当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西安市未央区的白沙口村、和平村,户县东韩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政治强人和经济能人当家,才能以超前的政治眼光和适应市场的经济手段带领出这几个省内外闻名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同样,在陕北,也是证明了有好的村委会带头人,就能带出一个先进村来——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党委书记王文忠通俗形象地总结了这一经验:“一个村有一个公鸡叫鸣,这个村就亮了。哪个村没有一只叫鸣的公鸡,哪个村就天不亮。” 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和认识,各市县都比较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延安市宝塔区,榆林市靖边县和旬邑县,千阳县都抓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把它放在和对农民技术培训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并通过市、县、乡镇干部下村包点的传、帮、带、监督、指导,组建村一级的干部队伍。尤其是千阳县的“公选”村支部书记的做法很值得推广。该县以“万元年薪”,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在全县党员干部(包括公职和农民身份)中选拔村支部书记,这是一种选聘结合的干部选拔与管理制度创新。通过招标,应试,考察,承诺上岗,签订目标责任合同书等各项程序,为全县71个行政村选配了拿“万元年薪”的村支部书记。“年薪”由县财政负担,原非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在年终考核合格,即可兑现。原财政供养的公职干部,在年终考核合格后,原工资待遇加一级浮动工资(连续三年合格,浮动工资变固定工资),并每年享受3000-5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一制度改革,一是打破了地域和身份限制,解决了偏僻农村没能人缺少“叫鸣鸡”,干部素质低的问题。二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因集体经济萎缩,又要给农民减负而造成的“村官”待遇低、缺乏激励机制问题。三是解决了县内其他部门干部宁肯人浮于事,也不愿下农村下基层工作的干部流动与选拔的激励机制问题。这一制度的推行,该县的农村工作立即打开新局面。有十多个原来的落后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跃入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或示范村的行列。延安市宝塔区也有类似的经验。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领导班子的建设同时带动民主管理,村务财务公开及村风文明等一系列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村容村貌,民主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政治环境。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财政基础;村集体经济的存续或村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前提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一个总的规律:经济发展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基础。这不仅体现在前述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让农民富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前提,而且还以下述两点证明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真理。一是壮大县域经济,尤其是非农产业,扩大了县本级财政来源,为县一级政府统筹本县新农村建设统一蓝图,提供农村路、电、水、通讯等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创造财源,才能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这一宏观战略措施。陕北两市及其区县,如宝塔区、安塞县、靖边县、榆阳阳区、神木县等,因资源能源税收强市强县,在工业反哺农业,财政支出扶植培育新优势产业及通乡镇、通村公路建设方面,就显得财大气粗,措施得力,成果显著。反过来,财政扶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链的形成,尤其是新农畜蔬菜加工业和商贸业的发展,又会给市县财政开辟新的财源,注入新的活力,形成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双赢局面。继之而来的必然是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新农村雏形的出现和发展。二是要有一定的村级经济。一种是原集体经济的存续和发展,如和平村、东韩村及户县后寨村、高西沟等老先进村,原来的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在体制改革包产到户时,留有一定的集体土地,村办企业或集体林木,实践着真正意义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甚至和平村还在探索股份制的新路子。尽管这一部分集体经济从农民增加收入的角度看,已非主要来源,但在提供村级公共产品、改善村容村貌、解决村干部报酬方面,却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着村集体利益和集体主义精神,特别是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另一种是80年代后新兴的村内经济能人创办的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和经济效益很好,不但能就地吸纳本村及周围劳动力就业,为农民增加个人收入,而且当这些经济能人一旦被村民或党支部选为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如白沙口村委会主任同时是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们就会以一种政治责任感和荣誉感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并且把企业的部分利润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当然,村级经济和村级公共事业必须靠更制度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来运行,不能过多地寄希望“经济能人”的道德力量来维持。 总之,前述三点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县富,村富,农户富,夯实经济基础;财政,干部,好产业,拉开建设序幕”。 (四)规划先行,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 这可以说是几个市县不论是总结前期经验,还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上《规划纲要》,制定自己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或实施办法的共同的指导思想。这一建设思路首先处理好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建设过程的阶段性、复杂性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绘制具有超前意识和百年大计意义的一张县域范围的新农村建设蓝图,显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涉及全县村镇布局,产业发展,公交通讯等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同时,从微观上讲,每个村、镇具体的包括田、园、路、民居房屋、公共建筑、生产场所统一规划设计的建设蓝图也必须事前完成,成竹在胸,才能避免几十年来低水平重复建设,拆拆建建的旧病发作。而这样从县乡镇到村三级建设的宏伟系统工程,当然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又必须分阶段实施。宏观上包括各市县对村镇的选点示范,逐步推开及公共设施道路、水、电、通讯四大项的工程建设的全面布局与分段分地域建设。微观上一个村子的建设,也会有个在群众自愿和经济收入基础上的总体规划和逐年分户建设的问题。 其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也是处理点与面的关系问题。“重点”既可以是选好“示范村镇”,建设出可供学习效仿的榜样村,如“和平村”、“东韩村”、旬邑的“车村”、“谈村”、千阳的“曹家塬”、“朝阳村”、陕北“高西沟”、“尔德井”等等。“重点”也可以是指在建设新农村的各项内容中,选最难的“骨头”啃,最关涉农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进的重大项目做。如通乡、通村公路,人畜安全用水,农村电线改造这三大项目——就应列入省市县建设规划的“重点难点”和优先解决、优先建设的内容。 “整体推进”这一条经验,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微观上讲指一个村子的整村推进。建设好一个村子就是一个村子,调动整合各种资源、资金,包括生态移民和自然村的合并。哪怕多花力气,也要整体性解决生产发展和村容村貌建设问题,不能拖拖拉拉,放任自流,又蹈入有新房无新村的老路。二是从宏观角度讲,是指一个县域内农民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村容村貌令人耳目一新,新农村成片成批出现,而非仅仅三五个示范村在全县范围内鹤立鸡群、一枝独秀。这一点在旬邑县和千阳县就十分突出,特别令人信服。旬邑县已建成高标准的“新农村”62个,千阳县初步建成的新农村已达70个。两县相比旬邑县的新农村从民居条件、村容靓丽的角度看胜千阳县一筹,而千阳县却从村级道路硬化、民居造价较低更为经济实用的角度较旬邑出色。 (五)项目捆绑,多渠道筹集资金 这亦是各市县的一条共同经验,一般是以县为单位,各县在如何筹集新农村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经费方面,均采取把争取来的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扶贫生态项目的费用按照“来源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向重点的路、电、水建设项目及支持的“示范”村镇倾斜,并动员社会资金多元化筹资,如旬邑县的“财政挤一点,项目资金倾斜一点,群众集资一点,企业、干部职工捐赠一点”的办法,为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产品建设筹资。再如“群众铺底子,政府罩面子”的筹资修路方法就是旬邑、千阳等县创造的经验。 (六)狠抓农民技能培训,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群众自身,正如有的学者说的,建设新农村最缺的是高素质的新农民,因此要强调培养农民的五识:“主体意识、市场意识、道德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后三识是关涉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容。前两识是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和谋生手段问题。各市县政府均注意到抓农民素质与技能培训问题。如前所述的未央区、宝塔区、米脂县、千阳县、旬邑县、靖边县等,培训分为两大类:一类针对外出务工型农民,按照市场需要甚至搞“订单培训”,培训电焊、车工、建筑、装修、烹饪、家政、油漆……等专项技术,能够适应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相应的,一技之长带给务工农民较多而且稳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工资收入。第二类是对留守农村的农业劳动力进行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让果农、菜农和畜牧业户分别掌握苹果、棚栽蔬菜的栽培技术和养牛、养羊、养猪的专业技术及防疫知识。总之让每个农户至少有个技术上的明白人。像未央区的“技术培训大篷车“及许多市县的整合教育资源、定点轮流培训和科技干部下乡下村蹲点,送技术到农户等具体培训方法都值得推广。农业科技的普及、农业新产品的推广和农民对科技的掌握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通过劳务输出和提高农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相结合、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总之,后三条经验可概括为“统一规划分步走,资金捆绑多方筹。农民掌握新技术,务工种田皆增收。” 三、值得继续考虑和省政府重视,予以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和多级政府多个部门,各类关系互相制衡。除了在前面的分析中,谈到中央二十字方针包涵的新农村四项建设内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生产发展与经济建设,是其他建设内容的基础和前提这一基本关系外,还应当重点考虑妥善处理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 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从当今的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实和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高度,审时度势作出来的事关中国发展走势的重大决策,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担当和决心表现。因此,各级政府主导、领导、宏观调节这一宏大的史无前例的(不是历史上乡村建设运动的浅尝辄止可以比拟的)建设工程,有一种历史的责任和道义。从经济理论上讲,一是在当今以小农户经营为主体形式的农业生产关系格局和小农经济分散的经济能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政府的组织,领导,推动,靠农民自己连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都做不出来,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更无人投资。即使一个个农户逐渐富裕起来,也会是自造新屋,没有新农村。污泥浊水,听任满街横流,连“自扫门前雪”都做不到。二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文教、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讲,应由各级政府提供。农民和市民应一样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福利生活。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国力实际出发,如果全靠国家投资完成全部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恐怕旷日持久,国力难及,新农村建设事业又会变成遥遥无期的马拉松工程。因此充分调动开始富裕起来的农民创建新家园的积极性,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采取某些变通,既是可行的,也是农民能够承受的。如修路上的“农民铺底子,政府罩面子”就是发挥政府与农民两种积极性的典型事例。但各级政府一定要知道,这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因此,当财政力量可及的情况下,该政府投资的就得政府投资,如同城市市政建设工业项目建设一般,不要心疼向农村花钱。另一方面,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户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为必要。在增加农户收入和提供私人产品——建造新房这一重大建设内容上,当然是要靠农民自己的家庭创业和财富积累了。政府只能起引导、帮助和扶持作用。所以,政府的主导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可以简而言之为:公共产品,政府提供;私人产品,自己创造。更通俗的说:即政府修路,农民盖房;政府领导,农民建设。 从调查情况看,各地政府对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没有不承认的。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却几乎听不到作为农民主体利益的代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声音,政府也很少提及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在操作中,政府的主导实际上代替了农民的主体。显然,这源自一个不争的现实,即:目前大部分农民还是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是当今农村的主流方式。农民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从他们的自主组织上得到确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育和成长非常滞后,这是限制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之一。尽管眼下新农村搞得轰轰烈烈,但限制农村发展的许多社会、政治、经济等基本因素和问题,如果没有得到重视和根除,表面繁荣就不会持久。因此,建议政府对于如何发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给与高度重视,把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长效机制,并且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2、重点示范与面上建设的关系 就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讲,在起步阶段,各市县一般采取抓点带面的做法。先通过倾斜性支持,一个县抓几个、一个市抓十多个能拿得出来,可供学习效仿的样板村来。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启动思路。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抓点的同时,不能忽视一般的面上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广大落后农村普遍存在的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及电网改造问题,就不能排着队等。因为示范村的选点,必定是选村子自身先期建设有一定基础的村子。现在选为示范点,政府倾力支持,是在锦上添花。而广大落后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存在亟待解决的基础设施改造问题更为棘手,却被政府绕着走。甚至按当地市县的规划拖到“十二五”或“十二五”之后。广大农民迟迟享受不到国家对农民的“普惠”政策。这样,反而人为地加大了农村内部地域之间的差距,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不和谐因素。我们认为,应在抓示范点的同时,对于落后地区农村的交通和农电网这两项刻不容缓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他如自来水、通讯可以稍缓),必须同步解决。具体设想是在县级、乡镇、村三级基本规划做出来后,村容村貌的其他建设内容缓行,先建设通村公路和规划好的村内道路及排污渠道和垃圾处理场所。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难,产品因道路不便而销售难的问题和村内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问题。并解决电网改造问题,这是农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变的能源动力条件。面上的建设也需要靠政府的支持和镇村干部发挥工作自主性和创造性,组织农民多元投资建设,不能消极等要靠。 3.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且日臻完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它自然不能脱离整个经济体制的运行轨道而返回到计划经济的旧体制去。但又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个艰巨复杂的建设系统工程,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历史补课”。就长期的发展趋势看,当然是整个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城乡、农工关系的谐调发展,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经济腾飞,是国家与民族的大利所在。但就前期和短期的经济效益看,是“无利可图”的。而市场经济的本性是重在微观效益,是“惟利是图”,靠利益驱动的经济体制。因此,政府在这场建设事业中,不仅面对农民要担当历史责任,而且面对市场,也要担当领导和引导市场潮流的责任。即不为市场短期利益所左右,主动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链条形成有重大推动意义的涉农企业予以倾斜性支持——通过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而在市场微观领域,政府则应放手发挥所扶持的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企业——中介组织(各种协会或新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生产关系链条,放开搞活,让市场机制自由调节,让农民在商海中学习游泳、创业致富。政府则不必事必躬亲,一杆子插到农户家庭的具体经营。这样,通过在公共产品领域的政府投资和涉农经济领域对市场微观主体(企业)的政策优惠,让政府的财力资源和政策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引领市场,市场带动农户”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解决好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失地、失业和身份改变问题 近年来,我省城市化发展速度迅猛。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许多城郊农村、城中农村被卷进城市内部,但由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滞后,这些表面上(尤其是住房条件)被城市化的群众,并没有真正从经济来源、就业方式乃至居民身份上完成城市化、市民化过程。他们成为失地、失业、非工非农的“三无”人员。城郊农民的现状可以分为三类:解决好的如和平村、白沙口、东韩村(户县城郊区),自觉顺应城市化趋势,做到失地不失业、及时转业转产,自觉完成城市化过程,成为新型农民并向市民过渡(因为户籍还没有改变,在法律上还是农民身份)。——这一部分先进典型,只要完善户籍制度,承认他们的市民身份即可。第二类如长安区、未央区原处在工业园区、大学园区内的农村,征地时-所得征地补偿款项农民尚能接受,通过村庄的集体拆迁安置,村容村貌和居住条件已经小城镇化。所得征地款项一部分分配到户,用于农民自办个体小经营从工从商,现在看来尚无衣食之虞。但很多原农户文化素质低,并无经营才能,也未受过培训,小本生意惨淡经营,很多农户面临坐吃山空的潜在危机。急需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级或街道办事处从加大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做起予以造血型扶持。第三类是土地被征时就没有得到足够补偿,生产无门、生活条件恶化,成为被边缘化夹在城乡之间的“三无”人员和新的城乡贫困人群。——这样的典型案件如咸阳市沣东镇胡家村三组——帽耳刘村的情况。该村地处西安咸阳交界地带,经过西宝高速公路和西安绕城立交桥建设两次征地共征用248.62亩,该村仅剩71.57亩地,290口人,人均仅0.24亩地。而且由于征地时时间较早,得到的补偿款项微乎其微,经过多方努力,再次补加后,每亩地才给15000元,不到目前的补助额度的1/4,人均12000元左右。而从此断了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靠0.24亩土地怎么谋生?这就把失地农民推到了“濒临绝境”的边缘。为此,村民及基层村镇组织也多方呼吁,事情尚未解决。(我们将为此件事专门写一份参事建议) (三)解决城市灯下黑问题,缩短城市近郊的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和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陕西作为中国西部省份,特别是西安市作为西部特大城市,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它的城乡差距的相对度,用东部学者的话说:“比北京市与西安市、比东部沿海与陕西省的差距还要大,还要明显。”笔者(韦苇)作为西安市郊县人(户县),不管是考察户县从家乡获得的发展信息,还是通过对长安区杜陵塬地区的考察,对西安市的灯下黑问题均有深刻的感受。须要说明的是这一看法并不影响对西安市整体经济起飞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公正评价。报告的前述部分,对西安市的经验已经予以多处肯定和论述了。 1.关于长安区杜陵塬地区的交通、水、电问题亟待解决 笔者(韦苇)曾就这个问题自2004年起,在全国政协和省政协以大会书面发言、小组发言和提案的形式多次呼吁,终于2006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的提案予以立案,并且受到省政府、西安市政协和和长安区的重视。为此,西安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市政府农业、交通、财政部门,由政协副主席胡剑虹领队同笔者一道于2006年6月15日去该地区视察,同长安区党委、政府、政协及韦区街道办事处负责同志进行现场考察、现场办案。沿途经过该地区四五个村子,直到原提案集中论及的旧寨子村。这一现场考察,使市、区、街道办各级领导对该地区交通条件之坏,村容村貌之落后,产业结构之保守,有了深刻的共识。最后由长安区党委副书记周群亚同志作出了几点意向性决定和承诺:特事特办,把旧寨子村的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建设补列入 今年长安区通村公路建设计划。通村公路每公里补15万元,约3公里,并对村内道路硬化提出由区级财政每平方米补10元(其他村补6元),街道办表态再追补10元;由村委会组织建设。解决旧寨子村的用水问题修水塔一座。关于这一地区(周围二十平方公里,5—6个村子)的整体交通问题,已有建设计划。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完成将随之与其连接解决。电网改造该地区欠帐较多,由于国家电力系统对农村电网改造力度的收缩,长安区的农网点改造仅完成1/3左右,若要全部完成,尚有1.5亿元的资金缺口。这些决议内容后通过书面形式作为“办案内容”寄给笔者,前不久又收到省政府转达的相似内容的办案回函——但已做了重要修正——即把今年要追补旧寨子村作为通村公路建设村的这一实质性问题推到了明年列入。而且事实上一个半月过去,并无任何实际行动。杜陵塬地区距西安市雁塔区和韦曲政府均不足20公里,这一地区因交通封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我们所看到的仍然是大片小麦、玉米的种植).农民自发形成的木器加工因原材料、市场和技术的限制处于无人引导、无人组织、自生自灭的状态(太可惜,未能形成民营小企业集群)因而经济落后,村容村貌脏乱差,与相隔不远的长安大学园区、环山旅游地带农家乐形成气候的村镇相比,有十年至二十年的发展差距。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再次建议: (1)把该地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立即提到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不能仅靠长安区)拿出2-2.5亿元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争取在一两年内彻底改变这一地区基础设施和村庄的落后面貌,以免影响西安市的整体形象。 (2)通过干部捆绑包村(学习千阳经验,行政干部与科技干部搭配包村),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学习咸阳秦都区或西安市未央区经验发展城郊棚栽蔬菜、果品、花卉产业,服务城市并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有一定基础的木器加工业予以在市场开拓、技术含量提高和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植。争取这一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成为这一地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 (3)通过“先进性”教育和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制度(可以学习千阳县的万元年薪公选村支部书记的办法),解决有些村干部素质较低,工作魄力不强,又缺乏激励机制的问题,把本村的经济能人选上来,或从外村外地引进致富带头人,强化村级基层组织(双委会)的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问题。 2、关于户县“西部”的发展滞后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户县属西安市郊县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县,且在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前述的户县农民画乡东韩村和渭河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就可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示范典型行列。可是不得不指出,户县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以笔者的家乡甘河镇(过去为乡)为例,成为户县西部的缩影。甘河镇地处户县西北角西与周至尚村镇接壤,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28000余人,下辖26个行政村,人均耕地1.2亩。农民以农业(种粮)、养殖(猪),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75元。此次考察,我们也去了甘河,甘河能拿出作为示范点(且被全县列入先进示范村)只是一个胜利村。较之周围农村,这个村还算街道干净,路面作了硬化处理。(据笔者了解,据此村不远的神策庄,路面也是前两年通过群众集资解决的)。但全村的居民住宅,谈不到统一规划建设,改厕改灶,虽也有示范户,谈不到普及,不能与我们此行参观过的其他市县的新农村示范村相比。这一带(包括周户交界的甘河、祖庵、尚村、蒋村等乡镇)是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是土地肥沃,地下水源丰富,传统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金银”地带(金周至银户县的交叉地带),应该说,老百姓并不应比渭北、陕北穷困。但却是典型的有新屋无新村。十多年来,经济滞后,村镇建设更滞后。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粮食种植业已失去优势,又因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已下降到一亩左右,仅仅是维持基本口粮田而已,并不能像陕北那样土地资源丰富,在保证基本口粮田之外还可以发展林果业、草畜业等。二是户县(含周至一部分)的气候亦不宜苹果生长,甘河(含周至尚村)一带90年代发展苹果,未见经济效益,猕猴桃也经不起市场风险。两种果业尝试均遭失败,因此这一地区未形成自己鲜明的能成优势的支柱产业。虽然甘河镇在经验介绍中也提供了几个村的“养猪业”,但也不能与宝鸡某县的养猪专业村相比,也不能与千阳县的“养牛”,陕北的养羊基地相比。三是这一带的传统住宅与生活习俗中,人前畜后,人厕与猪圈不分。而且村庄规划落后,大体在上世纪8-90年代,各村都有一个未成蓝图的规划,设想建成几条街道。但只有前街,没有后街(背街),人畜粪尿包括现在的沼液沼渣,没有从后院或侧门而出的通道。家家户户,即使盖了楼房,也还要留着可行架子车的中间厅房,让这些污物穿堂而过,污染屋内屋外。加之农民传统意识落后,村庄规划对建房地基高度无限制,造成左邻右舍互相攀比,各家房前屋后“庙台高筑”,却把街道当成排水沟。这样导致街道污水粪尿加无法泄出的积雨水,秋冬季大半年“水泄不通”,狼籍满地。而夏季(五•一至十•一)蚊蝇滋生,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四是这一带村庄在8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体制改革时,改得较为彻底,除了一点少量的机动地外,集体经济没留什么家底。当年已成体系的井灌设施早已损失殆尽,村办企业或民营企业在这一带也几乎没有。因此,村一级基层组织几乎没有经济力量也没有组织能力组织村民自建家园,解决公共设施问题,凝聚力和战斗力均谈不上。 上述原因导致甘河镇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困难和问题,亟需市、县政府予以关注并列入倾斜性支持计划。 其一、产业结构滞后,农民增收困难 如前所述,该地区以种粮为主,以养殖(以农户分散养猪为主,每户平均年养3-4头)为辅,种粮成本攀升,效益下滑,且人均土地少,无规模效益,养猪主要为传统分散型,仅是把口粮的余粮转化为猪饲料而已。且受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影响,粮-畜产业链做不大,增值有限。其他收入主要靠青年外出打工,或在外职工的工资补贴老家(父母尚在家庭)。而务工农民因未受正式职业技术培训,技工型不多,多是干粗活,低收入的小工。因此,这一地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令人堪忧。 建议:一是市县政府应学咸阳、西安市近郊区的经验,并可直接学习本县渭河示范园的技术,从培养新型科技农民,从事城郊型棚栽,蔬菜,果品业入手,调整农业种植业的结构,改变农民的种植习惯。二是下大力气,经过劳务培训和劳务市场开拓(户县前几年还有组织劳动力外输的成功经验),把掌握一定技能的青年农民工送出去,通过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增加并稳定农民收入。 其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 首先是交通问题。本来该镇地理位置很好,108国道东西贯通全镇,还有南北1.2号和东西4.5号县道纵横交叉全镇域,加之出村道路23条,交通道路网络基本形成。但路况很差,4条主干县道除南北2号道已油化外,其他均是沙石路,尤其是处于周户交界线旁边的一号路,是连通西安市环山旅游路到渭河北岸的交通干道,中经户县名镇、古镇祖庵(有元代碑林、道教“北宫”等名胜古迹),连接西宝公路(108国道),沿线十多个村子群众去西安上县城必须经由此道启程,路上车辆流量较大。可是这条路还是70年代“学大寨”时奠的路基,至今超负荷运行,晴天车轮滚滚,尘土飞扬,雨天坑坑洼洼,积水飞溅。而全镇的村内路,仅有8个村子路面水泥化(20102米),5个村子的出村路水泥化(3805米)。其他18个村的村内路51242米尚未硬化,占总长度的72%。还有12个村18条出村路20536米需要硬化,占应硬化的85%。 其次是水、电设施落后,制约农业发展。全镇尚有18个村实行井灌、渠灌,但井、渠设施大都是七八十年代兴修的,毁损严重,特别是排水渠完全毁损,导致2005年秋季水灾过后1000余亩地无法播种。还有10个村1570亩地无灌溉条件,靠天吃饭。8个村未完成低压电网改造,生产用电供需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农民生产和生活。全镇集中供水仅6个村,安全用水解决的仅甘河、胜利两个村。 再次是村容村貌脏乱差(已见前述)。公共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全镇26个村有公厕16所(一个村平均不到一所)相当于1700人拥有一个公厕,垃圾台41个(有的村没有一个),专、兼职保洁员20人(一个村平均不到一个),基本无统一垃圾填埋场所。26个村仅1803户使用沼气,占总户数的26%。 建议:一是把1号公路硬化及其它未硬化的县级主干道立即列入户县通乡镇公路建设计划之中,县财政如有困难,市政府应采取倾斜政策。 二是把甘河作为户县的“西部地区”,考虑其村级经济几乎没有,镇级财政微乎其微的现状,在通村和村内道路建设方面,东岩村、运渠店等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子,群众集资困难,也应在资金上予以倾斜,不要与县周围或县东发达乡镇同等对待。 三是积极解决农民用电和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低压电网的改造亟待解决,以免影响每年夏秋作物灌溉。 四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和旧村改造并重。尤其是在旧村改造上要下功夫。因为这一地区农民大致在90年代开始,要盖房就盖楼房,大部分村子有几条街道的简单规划。新旧房建设正处在交替过渡中,反而难以整齐划一的重新规划搬迁,只能在尊重农民意愿,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五通(路,电,水,通讯,有线电视),四改(改厕,改造,改圈,改污水垃圾排放),一建上(建沼气池)下功夫。 其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尚待进一步建设 该地区民俗民风基本纯朴勤劳,但也有迷信、赌博等陋习乃至偷盗(偷猪偷牛案件屡禁不止)等治安案件发生,村级基层组织和村干部相对素质不高,加之待遇不高,活动无场所(没有村委会办公地点)均影响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程度和双委会工作效率。这些问题当然只能靠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来解决了。 总之,本报告关于西安市郊县农村灯下黑的问题的呼吁,旨在引起省市领导对解决城乡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高度重视,花一定的精力和资金予以关注,以提升整个西安市的综合实力和市容市貌的整体形象,使之向着“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稳步前进。而且,西安市市级财政已过100亿元大关,加之省政府制定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全省在十一五期间要拿出300亿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西安市至少可得到30亿元的省级财政支持,省市合力,每年解决西安市几个郊县(包括长安区,户县,周至,蓝田)的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问题,应该是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的。 (四)关于旬邑县、千阳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经费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的补助经费等问题 旬邑县和千阳县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省之先,为其他市县探索出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也正因为先走一步,较其他县也先遇到政策上,体制上和资金上的问题,希望能得到省政府的特别关注,以示对先进的激励。 1、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经费问题 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与基础。这个道理自不待言。按目前规划编制费用计算,一个中心村规划仅地形测量,村庄规划图绘制需资金3万元,1个基层村规划需要资金2万元,省市没有投资政策,一般县财政承受不起。就旬邑县说要完成48个中心村,227个基层村的规划设计,共需资金589万元,目前县上仅筹措规划经费200万元,尚有398万元资金缺口无力落实。千阳县也面临同一问题,该县98个行政村,每村以3万元计,需294万元,也是资金缺口大半。目前各县新作的村级规划图,大都只能保持在示意图水平,做不到指导施工的工程图程度。因此,建议省政府研究落实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经费问题,这样方能保证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图的质量和细化程度,真正起到建设蓝图的作用。 2、关于通村公路建设补助经费问题 旬邑县、千阳县较全省先行一步,在省上还未出台补助政策以前“群众铺底子,政府罩面子”的经验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如千阳县制定的奖补政策,水泥硬化路面每公里补助5万元,油化路每公里补助3万元,沙石化路面每公里补0.7万等,至05年底硬化乡村公路358公里,村内路面446.8公里,而且鼓励农民“先干先补,后干后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极大的调动了农民修路的积极性,但县财政背上沉重包袱。他们2003至2005年,包括道路,教育,农补,医疗等新农村建设各种支农投入共计4391万元,产生财政赤字2720万,加上金融债务还有4500多万元。这是一个年财政收入仅2073万元的财政小县无法承受的负担。建议省上本着鼓励先进,以奖代补的办法,对他们先期建设的通村公路385公里,按06年省上制定的每公里水泥路给15万元的标准补助(约5775万),这样就可以基本偿还前期债务和赤字。 而旬邑县反映,06年初,省上初步提出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按照“先干后补,据实补助”的方法,对于通村公路由乡镇或干线起点就近连接建制村村委会或学校为终点,予以罩面补助,极大调动了农民修路积极性。许多村镇已完成村内公路铺底工程,但4月份省上调整政策,通村公路罩面补助只接到村口,村内一律不管,这样已铺的路基在省上不予补助的情况下县财政难以承受,不罩面又会失信于民。建议省政府仍然按年初办法,把已经修好路基的村内公路纳入补助范围。 旬邑县还反映,省上制定的现行公路补助标准,对关中与陕南陕北不同地域是有所区别的。旬邑县属咸阳市,是按关中平原地区标准补助的。可实际上咸阳市北五县包括宝鸡市千阳县等山区、塬区县,水泥,沙石等原材料缺乏,运输距离长、运费高,修路成本明显高于南部平原县(如咸阳南部县区水泥230元/吨(含运费,下同),河沙20元/方,料石30元/方;而北五县水泥320元/吨,河沙65元/方,料石80元/方)。因此,我们建议:省政府应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按照咸阳北五县包括宝鸡千阳县的实际情况,参照陕南陕北山区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如水泥路每公里15万,沥青路每公里12万的标准)。 3、关于农村沼气建设需要省市再配套资金问题 沼气建设是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目前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很高。按当前建设成本计算,一口沼气池加上各种配套设施,需要资金2700元。现在中央财政补贴1200元,主要用于主池建设和灶具配置,群众需自筹1500元,主要用于地上三改(改厕,改圈,改灶房)。省市没有出台配套补助政策。现在的困难是群众自筹部分不能及时到位,“三改”跟不上,建成的沼气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旬邑县讲,目前已建成3300口沼气池,总投资需891万,群众需自筹地上“三改”资金495万元,落实困难。建议省市两级再配套部分资金,降低农民自筹部分比例,促进农村沼气池建设顺利进行。 上一条:中国西部地区农户家庭金融服务需求与满足程度分析报告 /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