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研究员任保平教授的著作《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9-12-01 日前,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工作已经完成,中心研究员任保平教授的著作《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荣获三等奖。 该书是第35届博士后基金项目的成果,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12章,共31万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及其新进展,重点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把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联系起来,研究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21世纪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书的基本观点:中国的传统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在封闭性的环境中利用本国资源,通过国家工业化的方式发动和推进的。目前世界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以新工业革命为背景的信息化时代,世界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化任务,开始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而中国经典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而又遇到了信息化的挑战,中国新型工业化是经典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工业化任务的双重叠加,在新型工业化实现中既要推进继续工业化,又要实现再工业化。同时要通过产业链整合、产业融合以及工业化的区域整合提高工业化的质量。 主要创新与学术价值:(1)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本书认为新型工业化有三个方面的新内涵:一是从产业融合角度研究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内涵,二是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研究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内涵,三是从继续工业化和再工业化角度研究了新型工业化的层次内涵;(2)提出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的具体思路。通过对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回顾,对中国工业化的演进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和创新支持,提出了中国21世纪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的具体思路;(3)从整个经济转型的视角研究新型工业化。本书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必须在加快完成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启动和叠加信息化时代的任务,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工业化时代的目标和信息化时代的双重目标,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4)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新型工业化。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全球信息化背景研究我国信息化的战略。研究了传统产业的改造。研究了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融合、产业配套等问题;(5)从整个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研究新型工业化,在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的双重体制演进背景下研究新型工业化的特殊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上一条: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何炼成教授出席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三届颁奖大会 下一条:何炼成教授及其代表性成果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大型图书 /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