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文
现在是:
 
 
关于西安市长安区杜陵塬地区交通、水、电问题亟待解决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07/02/19 00:00:00   阅读: 次  

点此滚屏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西安市长安区杜陵塬地区距西安市市区(雁塔区)和长安区政府所在地(韦曲镇)均不过十余公里,却是国际大都市西安的一个“灯下黑”地区。周围十多里外就是西安绕城高速、西汉高速及环山旅游高速公路和长安大学园区、长安工业园区,但杜陵塬上的几个村子乡间未通硬化道路,村内更是土路狭窄曲折,泥泞不堪。电网陈旧,经常断电,不能保证这一地区已见雏形的村镇木器加工企业集群的生产和老百姓生活用电。未通自来水,群众吃水仍靠70、80年代各家自打的小机井(压水井),谈不上用水方便和安全。
    笔者(韦苇)曾就这个问题自2004年起,在全国政协和省政协以大会书面发言、小组发言和提案的形式多次呼吁,终于2006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的提案予以立案,并且受到省政府、西安市政协和长安区的重视。为此,西安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市政府农业、交通、财政部门,由胡剑虹副主席带队同笔者一道于2006年6月15日去该地区视察,同长安区党委、政府、政协及韦区街道办事处负责同志进行现场考察、现场办案。沿途经过该地区四五个村子,直到原提案集中论及的旧寨子村。这一现场考察,使市、区、街道办各级领导对该地区交通条件之坏,村容村貌之落后,产业结构之保守,有了深刻的共识。最后由长安区党委副书记周群亚同志作出了几点意向性决定和承诺:特事特办,把旧寨子村的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建设补列入 今年长安区通村公路建设计划。通村公路每公里补15万元,约3公里。并对村内道路硬化提出由区级财政每平方米补10元(其他村补6元),街道办表态再追补10元;由村委会组织建设。解决旧寨子村的用水问题修水塔一座。关于这一地区(周围二十平方公里,5—6个村子)的整体交通问题,区里已有建设计划。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完成将随之与其连接解决。电网改造该地区欠帐较多,由于国家电力系统对农村电网改造力度的收缩,长安区的农网点改造仅完成1/3左右,若要全部完成,尚有1.5亿元的资金缺口。这些决议内容后通过书面形式作为“办案内容”寄给笔者,7月份又收到省政府转达的相似内容的办案回函——但已做了重要修正——即把今年要追补旧寨子村作为通村公路建设村的这一实质性问题推到了明年列入。而且事实上两个多月过去,并无任何实际行动。杜陵塬地区距西安市雁塔区和韦曲镇均不足20公里,这一地区因交通封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我们所看到的仍然是大片小麦、玉米的种植).农民自发形成的木器加工因原材料、市场和技术的限制处于无人引导、无人组织、自生自灭的状态(太可惜,未能真正形成民营小企业集群)因而经济落后,村容村貌脏乱差,与相隔不远的长安大学园区、环山旅游地带农家乐形成气候的村镇相比,有十年至二十年的发展差距。针对这一现状,我再次建议:
(1)把该地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立即提到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不能仅靠长安区)拿出2-2.5亿元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争取在一两年内彻底改变这一地区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和村庄的落后面貌,以免影响西安市的整体形象。
(2)通过干部捆绑包村(学习千阳经验,行政干部与科技干部搭配包村),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学习咸阳秦都区或西安市未央区经验,发展城郊棚栽蔬菜、果品、花卉产业,服务城市并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有一定基础的木器加工业予以在市场开拓、技术含量提高和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植。争取这一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成为这一地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
(3)通过“先进性”教育和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制度(可以学习千阳县的万元年薪公选村支部书记的办法),解决有些村干部素质较低,工作魄力不强,又缺乏激励机制的问题,把本村的经济能人选上来,或从外村外地引进致富带头人,强化村级基层组织(双委会)的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问题。

省政府参事:韦苇

2006年8月 20日

  打印本篇文章

访问量: | 登录